作者:姚灿烂
这个赛季,我从8月开始恢复系统性的训练,就是为了备战10月的长马,月跑量200+,10月达到300出头。从8月到11月跑过烈日跑过微雨跑过清晨跑过暗夜,还好有一群有着相同热爱的朋友大家一起互相“拉扯”,当然,也欢迎外地的跑友来长沙橘子洲找我们一起玩,哈哈哈哈哈
而在国内疫情形势依然复杂的情况下,随着长沙马、成都马、重马纷纷宣布延期或者本土化,这个赛年就只剩下了屈指可数的杭马和厦马还以宽容的姿态欢迎着全国的跑友,杭马也算是给国内其他的赛事打了个样,给了一份可以让其他赛事抄作业的模板。
为了不辜负这几个月的努力,尽管杭州马要求提前三天入杭,我依然坚定要去跑一场比赛, 也算给自己一个交代。而与上万人一同站在起跑线的忐忑、赛道上与其他跑友和志愿者的互动、抵达重点的欢呼、最后收获一枚属于自己汗水凝结而成的奖牌,都能带来回味悠长的美好回忆,这就是比赛的魅力。
周三晚上抵达杭州,健康码依然是显示绿码,这很人性化。而这几天按照要求每天一次核酸检测,不得不说,杭州的检测点真的很多也特别方便,几乎很少排队。既然来了杭州,当然还是得好好玩一下,上一次来杭州已经是10年前了,而这几天玩下来,感觉杭州还真的是一个特别舒服的城市。
周四在西湖走了一圈散散步,从断桥残荷到苏堤秋晓,从曲院风荷到花港观鱼,还专程去踏勘了杭马最难的那段路线,平时跑步几十公里都还行,可是走路一天真的是走断腿。
周五坐着地铁去了离市区不远的青山湖,门票40,微微的细雨,仿佛来到了童话世界里的绿野仙踪。
周六上午依然去逛了逛西湖边上的龙井茶园,待袅袅雾气散去,满眼的翠绿,有被这一整片茶园治愈到。
按照杭马的要求,外省的跑者需周六下午才能领物,现在来到现场领物,我都感动到不行,那种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觉都回来了,恍若隔世!因为上一次比赛真的还是两年前的常州精英赛!有比赛真好,杭马真好!!!
比赛当天,气温15-20°之间,比较适宜跑步;但是平均湿度75%,相对大了点。像以往所有的比赛一样,5点起床,然后洗漱早餐排空,然后抵达起点。比赛日,真的到来了!发枪前所有的忐忑、激动、紧张、兴奋,随着一声枪响,瞬间烟消云散,而我们只需要关注着自己脚下的每一步。
总体来说,杭州的赛道起伏不算很大,但依然有着不少的小桥。最最精华的路段在于西湖杨公堤,还有29-36公里段紧紧挨着钱塘江边在奔跑,路边的观众也非常的热情。如果说杭马最大的不足就是赛后领包,可能是志愿者在存包时没有按照号码簿顺序存放,以致赛后领包时他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找参赛者的存包,我足足排队了半个小时才领到,这是以往所有比赛中从未发生的。好在那天天气还好,如果冷一点大多短衣短裤的跑友估计都会要等到失温。
虽然这次比赛的成绩并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本来是朝着破三的目标去的(之前的PB是307),所以前32km的平均配速都是411,但是由于在32.5公里的水站补给时被跑友一脚踩掉了鞋子,害我不得不停下来系鞋带,而在我弯腿的瞬间,开始抽筋。于是不得不开始走路开始调整。后面慢慢调整过来,跑的时候其实还是能够到430的配速,但是就是并不想一直跑,所以大概就是跑几百米,然后又开始走路,然后又跑几百米又走路的那种,整个人的心气都散了,最终320玩赛“走”到终点。
而赛后总结了一下,除了鞋子的意外把自己的节奏打乱了,可能自己的能力也还没完全匹配自己的野心,把目标定得高了一点。但这就是竞技体育的残酷和现实,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是无法预判的。之前我的PB成绩都是在下半年通过以赛代练磨出来的,所以我们只有不断比赛,在比赛中发现问题,调整问题,才能越来越强。
带着些许失落,但是更多的是参赛的喜悦和杭州游玩的快乐,当天顺利回到了长沙,而大长沙也没有给我变码,一直绿着,妥妥的天选打工人。
失败乃成功之母,好好练,下个赛季我们再见。